近两年,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与未来媒体发展紧密相关的政策文件,,使未来媒体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本文解析未来媒体的战略性和方向性。
当前,在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融合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包括广电行业在内的媒体都在进行智慧化改造和升级,以适应用户未来的各种智慧化需求,未来媒体应运而生,呈现融媒化、众媒化、智媒化等特征。
未来媒体的概念内涵
对于“未来媒体”尚未形成明确而统一的概念。本文主要是强调其战略性和方向性。未来媒体,是指当下媒体的未来发展形态,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而升级演变的、以用户为核心的新型媒介和组织。
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未来媒体即未来的媒体,即从现在之后所有的媒体发展形态。二是未来媒体除了传递信息的基础功能之外,还集合了社交关系、产品服务、使用场景等要素,未来媒体的平台性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向其他行业延伸,融合出新的媒介产业类型。三是未来媒体即“万物互联,万物皆媒”。
未来媒体发展环境与现状
近两年,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与未来媒体发展紧密相关的政策文件,,使未来媒体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 2017年,未来媒体新技术不断完善,未来媒体的业态、内容和传播方式等不断丰富和提升,在移动创新、智能创新、场景创新等取得初步进展。
(一)移动创新
2017年,移动互联网及智能设备的进一步普及推动我国媒体在移动端应用的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92亿。移动直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直播方式,形成移动新闻直播新生态。
一是规模已趋成熟,粘度继续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 App 年度下载量达1781 亿次,其中,中国地区高达793亿次,位居全球第一;同时,我国新闻媒体的移动客户端月度使用时长较2016年同比增长40%左右。未来媒体移动端产品和服务已覆盖新闻媒体、社交媒体、视听媒体、搜索引擎、知识平台等,类型日趋多样化。
二是体验不断优化,移动消费凸显。以体验感高的网络视频为例,随着大屏手机的不断普及,加上手机在碎片化、便携性及私密性等方面的优势,网络视频移动化消费趋势日益显著。
(二)智能创新
智慧媒体建设离不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融入,以加速推动整个未来媒体行业的升级和变革。主要表现为:
一是智能化平台。 2017年12月,,旨在向用户和对外提供从策划到采访、编辑到分发到评论反馈等全链条服务。这可能为未来媒体发展带来三个突破:一是媒体治理模式的突破,二是媒体服务模式的突破,三是未来媒体产业的突破。
二是智能化生产传播。2017年,各大媒体相继开始布局并应用人工智能,加快向智能媒体方向迈进。人工智能将从内容获取与展示、内容生产与制作、内容分发与传播、、更低成本的运作,实现内容与用户的智能化传播与互动,革新用户体验和内容价值,打造智慧化媒体。
三是智能化运营服务。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初步应用到媒体运营中,精准聚焦目标用户实施智能化服务。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节目内容运营,如电视购物等;二是广告运营,如广告精准投放等;三是用户分析服务,包括用户画像、客户服务和用户关怀等运营环节。
四是智能化生态。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近些年涉足媒体应用场景发展较为迅速和充分的领域,也是打造智能家居生态体系的重要入口。近年来,广电行业积极探索将智能语音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全流程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模式和产品。另外,智能电视被视为下一个“风口”,各方在加速布局。
(三)场景创新
我国未来媒体的应用场景创新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
一是碎片化。2017年,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我国媒体用户的第一设备,占据了用户90%以上的碎片化空间场景。
二是多样化。移动端设备正从随身变得贴身,把卧室、客厅、书房等场景既不断切割细分、同时又在有限时空里努力开放扩张,用户也逐步习惯能够通过场景感知来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场景时代”。
三是即时性。传感器延长了人类的感官,也延伸了人们的感知力,定位系统不断提升着各种基于位置的应用服务,VR/AR/MR让场景重构“在场”效果。
未来媒体发展的前景趋向
除融合化、移动化、智能化和场景化等发展趋势之外,未来媒体还可能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区块链+未来媒体发展
区块链技术主要将在以下方面给未来媒体发展带来新思路:一是推动并改变内容生产方式。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将会使未来媒体的组织架构真正实现扁平化,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内容生产的社会化多元化。二是内容版权将得到更好保护。区块链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技术特点,可以尝试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可信的、可追溯的数字版权内容流通生态。三是内容付费模式将更加创新。这种模式可探索形成对用户、内容生产者、媒体平台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同时,以期解决媒体跨区域运营。
(二)5G+未来媒体发展
5G时代,将给未来媒体带来以下变化:一是大视频驱动流量将继续爆发,移动视频的新应用将层出不穷;二是传输和分发将更加多元,新闻的采集传输将大量采用5G传输技术,可实现分发更个性化、窄播化的内容;三是VR/AR技术将普及应用,5G的毫秒级极低时延特性将有效解决时延所导致的眩晕感难题;四是媒体融合的维度更加拓宽。包含媒体与通信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等,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情形将日益清晰。
此外,更体贴用户的非屏幕无界面方案(眼动跟踪、多模态、情感计算交互等等)将会雨后春笋般涌现。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互联网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未来媒体发展将逐步由用户数量增长驱动向用户价值驱动转变,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和情感传播才是真正内核所在。
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2017年,新媒体的发展呈现曝喷趋势,内容付费更是开创了一波又一波的创业风口。很多传统的广告人活跃在新媒体之上,于是更多的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目标,申请账号,通过写稿发文去提高阅读量和粉丝量,打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
然而在时代的大潮之下,新媒体的发展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实力雄厚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所以我们来大胆预测一下:2018年,新媒体将经历9大趋势!
1、阅读量的剧烈下滑
对于公众号运营者来说,现在很多公众号的阅读量都在持续下降,粉丝增长更是难上加难。在缺乏热点的情况下,一旦标题不够内涵刺激,打开率会跌倒到让你怀疑人生。所以未来公众号的阅读量剧烈下滑早已成为行业的痛点。
2、优质内容的稀缺
对于公共号来说,一个热点能激活数以万计的推送,重点只有极少数对热点的深度分析,其中大多数都是胡乱拼凑的标题党。无用的信息在媒体上到处泛滥,接下来,新媒体“去粗取精”的速度还会加快,原创和优质内容跟不上的新媒体就会成为首先被淘汰的对象。
3、原创内容+运营的价值更凸显
之前说的“加速淘汰期”,不是指公众号不能成功运营,而是需要更多更精准的运营投入。在这个“流通为王”的时代,精耕细作的原创内容离不开运营,所以原创内容+运营的价值才能凸显。
4、音视频的异军突起
中国网民已超过7亿,由于用户数量不再持续高速增长,占有用户时间便成为了互联网巨头竞争的焦点。音频、视频、直播等内容形式更能让用户沉浸,所以制作精良、有创意的音视频节目会成为爆款图文后吸引流量的最佳手段。
5、多平台、有侧重的投放
内容创业与流量平台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新媒体内容影响着平台的规模与影响力,而平台的分发能力也影响着内容传播的效果。据企鹅智库发布《2017新媒体趋势报告》显示,近六成以上的新媒体可以入驻四个以上的流量平台。同时,相较个体而言,多平台有计划有侧重的“智能分发”将成为获取流量和收入的最佳手段。
6、从个体走向矩阵化
现在,新媒体账号的数量越来越多,凭借个人努力迟早会碰到天花板。做得很牛的账号,几乎都由团队实行机构化操作,而且越来越趋于矩阵化!
7、内容营销要拼创意
广告是大多数新媒体的主要营收方式。随着公共号营销价值的下滑,广告带来的收益增长也逐渐放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垂直细分或具有独创性的公号仍然能获得品牌主的青睐。暴利时代的结束,意味着新媒体内容营销将以更加激烈,垂直、独具创意的展现形式而存在。
8、政策规范增多
政策的收紧可谓是新媒体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在当前的移动端泥沙俱下的内容创作环境下,新媒体不可避免的卷入其中,政策的加强会使新媒体越来越趋于规范化。
9、线上线下联动趋势增强
管理学原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媒体也一样,从线下走到线上,再从线上走向线下,也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在未来,线上+线下的联动会越来越强。
阅读全文有惊喜哦!!!
正在浏览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