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临近,最近网络热传的五碗“雷军鸡汤”(推荐阅读)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05-13 06:36:23

时间先拉回到20年前 —— 

1998年9月,30岁的

雷军

看上了30岁的

张小龙

做的 FoxMail,想买下来。

正巧,那时 

FoxMail 密码老出错

,雷军找出了问题所在,马上照着 FoxMail 上留的地址给张小龙写了一封 E-email。张小龙很快回复,并在 E-mail 中留了电话。

雷军立即拨通了张小龙广州的电话。

雷军:

“我邮箱密码14位,老出错,我将密码改成9位就好了,改成10位就又有问题,我估计这个 Bug 出在密码长度上。”

张小龙:

“一大堆人反映密码有问题,我也没搞清问题出在哪里。谢谢你。”

雷军:

“你现在哪里上班?”

张小龙

“广州一家系统集成公司。”

雷军:

“FoxMail 是你自己做的?”

张小龙:

“是。” …

雷军:

“有没有可能卖给金山?” …

张小龙:

“15万元,怎么样?”

就这样,这桩买卖基本算是定下来了,双方约定好张小龙再到珠海金山谈一次具体细节。

不巧,当时雷军正在北京忙着联想注资金山的事,实在走不开,就请研发部同事去和张小龙谈。

结果没谈成,原因是,研发部认为“张小龙那个东西,我们一两个月也能做出来,值吗?”


△中间为张小龙

2年之后,博大互联网络公司花1200万元收购了 FoxMail,张小龙加盟博大。2005年3月,腾讯收购 Foxmail,张小龙加盟腾讯。


雷军非常后悔:“

当时谈完后,我没再仔细去想这事,回想起来应该是我们错过了一次机会。直到今天,还有程序员告诉我,一两个月就能做好一个 FoxMail.让一个程序员花钱去买另外一个程序员的程序实在太难了。”


接触张小龙的同时,雷军也看上了网易。

金山10周年庆典的第二天,在求伯君办公室里,雷军提出1000万元收购网易。丁磊笑而不答,也就没了下文。

DoNews 创始人刘韧,1999年时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计算机世界》,详细介绍了那段“雷军追网”的故事。

20多年前,雷军在追互联网,先是很吃力地追,后来追上了,但他一直不跳进去。

早在1993年, Internet 机房接触到了Internet,很早就动过 Internet 很多心思,但1998年之前,他始终没有真正下手。到了1998年,雷军又认为金山再做 Internet 已经有些晚了,他希望通过收购抓住 Internet


时间回到20年后的今天,雷军的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好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他终于追到网了。

7月份小米在香港上市后,雷军身价按小米保守的700亿美金估值,也会超过

1000亿人民币。

每个人生,路都不同,但那些发光的人身上,总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雷军今年虚岁50,已经走完人生的上半场,历经失败,终成大器,这一路走得非常励志,也很有代表性。观察雷军的几十年经历,阅读了大量雷军相关文字,我从雷军身上总结出决定人生胜负的5条规律。  


01

梦想和野心

才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1991年,雷军大学毕业,1992年初加入金山,一份工作做了16年,从程序员做到 CEO。

2007年,雷军带领金山上市,38岁退休,功成名就,财富自由。

这可以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成绩,但那时候的雷军异常痛苦。因为雷军对自己的人生期待,不是小成,而是大成。大成不了,就很痛苦。

金山的事业,显然算不上惊天动地,更不能支撑他的梦想和野心。

所以,从金山退休后的雷军,很痛苦,他受不了同时期的其他大佬走在他前面、比他强大。

正是这种野心带来的痛苦,驱动了雷军在42岁时,克服“再创业,若失败我就身败名裂”的恐惧,重新出发,创立小米。

2017年有个报道叫《雷军的黄金岁月》,雷军说他只看了标题,内容根本不用看。因为,“今天的这点成绩根本算不上什么,小米才刚刚开始。”

显然,50岁的雷军还有更大的梦想和野心。

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梦想和野心本身就是一个人的竞争力,而且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一个被巨大野心驱动的人,会极度

自律、昼度夜思、殚精竭虑、不知疲倦,因为他不是想赢,而是必须赢。

02

做你热爱的事,热爱你所做的事

雷军对手机的热爱超出你的想象

2014年,雷军在北大演讲。

一个同学提问:

您有梦想,并且把梦想实现。现在年轻人非常害怕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也害怕现实的残酷将我们的梦想一次次扼杀。

您在最失败、最痛苦时,是什么力量让你继续坚持前进呢?除了当年18岁的梦想之外,还有其他的吗?

雷军回答:

“大家比较喜欢看成功故事,其实过去我遭遇的挫折非常多。我觉得帮你渡过挫折和坎坷,第一肯定是梦想和信念,因为你有这个东西,才能让你真正内心无敌。


因为你渴望成功,你渴望做成这件事,它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说除了这个,还有什么东西重要,我觉得还有热爱,你喜欢这件事情,你爱这件事情,你把这件事情变成爱好,你做这件事情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有牢骚,遇到困难都很容易去解决。

比如说我做手机,就是因为我是个手机的发烧友,我喜欢这个,我每天都琢磨,我不觉得累,我也不觉得这是工作,它就是你的爱好。

所以如果大家未来要创业或选择工作,我觉得引导的方向最最重要的是你喜欢,一定要选喜欢的事情。选你喜欢的事情,钱多钱少不在乎,累不累不在乎,我觉得这样更容易成功。所以无论你今天念什么专业,未来你找什么工作,甚至你去创业,我建议找你喜欢的事情。”


雷军到底有多热爱手机?

2009年初的一天,雷军认识了后来的小米的合伙人林斌——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两人一见如故,经常约出去,从晚上8点聊到凌晨两三点,聊的都是对移动互联网产业和手机产品的看法。


林斌记得,两人见面坐下后,通常是各自从包里掏出好些手机,在桌子上排成一排,然后开始逐个拆机。“还有服务员问我们,你们是卖手机的吗?”


雷军对于手机的了解和热忱让林斌暗暗感到吃惊。

“我关心手机很自然。当时我们做的谷歌地图支持诺基亚的所有机型,支持Android手机,支持Windows Mobile手机,也支持iPhone。谷歌办公室有三个大柜子,里头有500多款手机,我经常可以拿到还没上市的新鲜样机。但我发现,雷军比我还狂热。我们一起出去,我包里拿出六七台,他一般都是八九台。”


从金山时期起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18年里他总共用过60部手机。

黎万强说,雷军离开金山之后,他们基本每个月碰头一两次,一起吃饭聊天。从2009年开始,雷军逢人就研究手机。有一次雷军跟人吃饭,吃到一半,掏出一部魅族M8手机,现场讲解这部手机的好处。“他说,魅族的手机很好用,未接来电能够显示响铃时长,这样就能辨别那种只响一声的骚扰电话。”

03

人生小成靠聪明+勤奋

人生大成需要依赖机会、环境、势能

2009年12月16日晚,北京燕山酒店对面的酒廊咖啡馆里,雷军喊朋友来喝酒,毕胜、黎万强、李学凌等金山旧部和朋友都在。

当晚雷军在伤感、挫败和矛盾的情绪中度过,一边唏嘘不已,一边一瓶接着一瓶地灌下喜力啤酒。一群人都越喝越多。

11点半,雷军才开口说:今天是我的40岁生日。毕胜回忆,当时的谈话基调是反思:“(雷军)讲他的劳模人生,是不是错了?反思自己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从领导哲学,到做事哲学上是不是有错。”

聚会临近结束,大家说40岁了,总结一下。

雷军留下一句:

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

这句话是他经历了太多不如意后得来的。

1997年,雷军、王江民、鲍岳桥三人去西安参加一个会议,会场打出的条幅是“软件业巨子汇聚西安”。

记者采访雷军时,雷军说:“我算不上巨子,旁边两位才算得上巨子。虽然,我内心不承认我程序比他们写得差距有多大,而且,我觉得我程序写得很好,但我的程序员生涯毕竟是一个悲剧的结尾。

我写过一些好程序,但是我真的是没有赶上好时光 ,在我写程序的时候,没有遇到一个好的市场人才或管理人才,在没有人带我的情况下,我 只好自己带自己。

尽管我是国内最早一拨写杀病毒软件的,但是受了一点点压力,我就没有再去做杀病毒软件。10年来,我做的很多产品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与很多机会擦肩而过。”

雷军曾经是个内心非常骄傲的人,他觉得自己是个雄鹰,不需要依赖风,不论自己做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成功。

后来,他意识到了风的重要性,喊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雷军谈飞猪理论,就是在时刻提醒自己:

我个体能力只能达到这个点,

如果我想大成,

需要依赖机会、环境、势能。

小米把握的是什么机会?为什么这个台风这么厉害呢?其实小米精准的踏到了智能手机换机的时间点,诺基亚不行了,苹果刚刚起来,小米应运而生,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面成了中国第一,其实整个成长速度远超想象。

雷军在一次大学演讲中告诉同学们:要重视机遇的重要性,很聪明的一些同学都觉得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其实仅有聪明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怎么把握时代的机遇,怎么在大方向上正确,我觉得这点也非常关键。

就像雷军曾经告诉猎豹的创始人傅盛:“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04

努力工作,克制贪婪

是世界上最笨也最高明的办法

2017年9月,雷军韩国出差。飞机上,他看了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整本书三分之二的内容就在讲3句话: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认真拼命地工作。

3、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

雷军看完很感动,稻盛和夫被日本人称为经营之神,白手起家创办了两家世界 500 强企业,京瓷和 KDDI。

“我可能无意中使用了他说的,世界上最高明的经营诀窍——拼命认真地工作。”

“要想成为第二个求伯君,绝非一夜能功成名就的。我在金山已经3年了,1000多个日子的苦熬,殚精竭虑,盼来的却是迎头一盆冷水。”

雷军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离开,选择放弃,“还需厚积薄发,不能着急。”

雷军最初的目标,就是像求伯君一样成功。

1991年11月4日,雷军在一个计算机展览会上,遇到了他久仰大名的文字处理软件 WPS 之父求伯君。“

我看到的是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全身名牌。我当时真是有些被震撼了,觉得那就是成功的象征。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香港金山副总裁,我大学时见过 WPS,我原以为那是外国人的手笔。”

大学毕业后,应求伯君邀请,雷军加入金山。

“求伯君在金山因为写程序成功了,而且是打工成功的。金山能造出一个求伯君,就会造出第二个、第三个。大学时我创过业,失败了。创业我还缺太多东西。”


1997年雷军接受计算机世界的刘韧采访说:

求伯君三年内成功,我10年都没成功,

但我坚信20年后,我会找到成功的感觉。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

绝不是我雷军这样的凡夫俗子

靠勤奋所能达得到的,

但是我仍然有一点点不死心。

正是这一点点的不死心 ,让雷军从来没有下牌桌,也从没放弃梦想和野心,他相信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但是不断地付出总会有回报。

2018年,距离雷军说那句话刚好过去了20年,他的小米就要上市了。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