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不时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油腻、重口味、不卫生、搭配不当肉多菜少……在外边吃饭总是会担心各种健康隐患,高胆固醇、胰腺炎等都是常见的问题。
很多朋友会说了:
在家自己做多好啊,卫生又营养,还更划算。
不少人还没有意识到,一些不好的做饭习惯竟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而且这些习惯存在于很多家庭。
1、油冒烟了才放菜
平时炒菜时,你是不是要等到锅里的油冒烟了,才把菜放进去炒呢?
过去使用的粗榨油烟点低,所以长辈们也习惯了油冒烟了才放菜。
不过,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出售的色拉油或者高级烹饪油杂质少,烟点比较高。这样的油开始冒烟的时候,油温已经挺高了。
高温油烟可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列为 2A 类致癌物的,意思是“可能性较高”的致癌物质。
名家话健康(微信ID:bjcbmyf2017)提醒:
不必等到锅里的油开始冒烟才放菜炒。
教大家一个小窍门,放一条葱丝或者姜丝到油锅里,看到姜丝周边冒泡、翻滚,但没有马上变干变焦,那么这样的油温就比较适合炒菜了。
2、使用土榨油、剩油
有些人喜欢未经精炼的“土榨油”,觉得这样的油天然、味道香、更健康。
一方面,,土榨油或自制油并没有更安全和健康,因为容易遭受黄曲霉素的污染。黄曲霉毒素是著名的 1 类致癌物,可诱发肝癌。常规的烹调和加热都不能分解掉黄曲霉素哦!
另一方面,这些未经过精炼加工的油,易形成前面提到的危害大的油烟。
还有不少家庭,会把煎炸过的油重新收集起来,存着下次炒菜时接着用。
看起来是节约了,可是,剩油同样存在油烟大的问题,再次加热还会产生一些 1 类致癌物,比如苯并芘。长时间食用含有苯并芘的食物,可诱发肠胃癌、肝癌等。
名家话健康(微信ID:bjcbmyf2017)提醒:
尽量少用土法榨的粗油、毛油,也不要反复用以前炒菜剩下的剩油。
3、不爱开抽油烟机
中式烹饪讲究色香味俱全,油炸、爆炒、干煸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产生大量的油烟。
有些人炒菜不开抽油烟机,或者炒完菜马上关掉抽油烟机,这些做饭都是不对的。
如果厨房抽油烟机排污状况良好,厨房通风,烹饪油烟能很快散尽,对身体的影响不大。但如果长时间处在油烟浓度高的环境中,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就会损伤呼吸系统细胞组织,若不加以保护,很容易使肺癌发生。为什么很多不吸烟的女性却得了肺癌?这就是原因之一。
名家话健康(微信ID:bjcbmyf2017)提醒:
使用吸力强的抽油烟机。注意安装时距离灶台的高度不要太远,保证吸力足够强,最好距离灶台1米远就闻不到炒菜的气味。
在开灶台火前就打开抽油烟机,等到炒菜结束之后再继续抽5-10分钟,保证没有充分燃烧的废气和油烟都充分被吸走。同时,打开附近的窗子,使新鲜空气流入,保持厨房空气流通。
4、做菜太咸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吃得越多,得胃癌的风险就越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居民每天吃盐不应该超过 6 克。但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每天为 10.5 克,有 65% 的成年居民吃盐都超量了。
名家话健康(微信ID:bjcbmyf2017)提醒:
做菜的时候,一定记得少放点盐。如果在饭后半小时感觉口渴,说明这顿饭吃咸了,下顿饭一定要减盐。同时,应将“开始炒菜时放盐”的习惯改为“菜起锅前放盐”。
此外,有的人虽然记住了控盐,却忽视了酱油、大酱、味精等“含盐大户”,这样总的盐摄入量并没有降低。一般来说,5克酱油就相当于1克盐,而每100克味精中含盐量约为20克,远高于豆瓣酱、辣酱、豆豉等调味品。
5、火候掌握不好,不刷锅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一份膳食研究报告中提到:炒菜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丙烯酰胺(2 类致癌物)越多。
另外,如果食物烤到焦糊了,或炒完菜不刷锅,附着在锅表面的食物残渣,当再次加热时,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名家话健康(微信ID:bjcbmyf2017)提醒:
炒一道菜,就要刷一遍锅,减少致癌物质的转化。
日常生活中偶尔吃下去了烤鱼烤肉上的焦黑部分,倒无须过多担心,但能避免还是尽量避免。
6、过多地油煎、油炸
煎、炸这两种烹调方法,会使食物接触的温度达几百摄氏度以上,不仅会破坏较多的维生素,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和脂肪高温变性,可能生成苯并芘、杂环胺等致癌物质。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证实:
基于植物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低蛋白食品(例如我们常吃的米、面、薯类),在经煎炸、烧烤或烘焙等高温(通常温度超过120摄氏度)烹制时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
名家话健康(微信ID:bjcbmyf2017)提醒:
实在要吃煎炸食物的话,每个月只吃个一两次就好。
煎炸油温别太高,剩油也不要反复用。
一餐中若有油炸食物,其他菜就要少油、清淡,多吃蔬果。
推荐阅读
☞ 每年致死50万人,世卫组织呼吁全球禁用,它就藏在你常吃的这些食物里
☞ 高温来袭,中老年人的“头号杀手”发病率增66%!专家7招教您预防,平安度夏
☞ 喝了这杯茶,三高下降了!国家级名老中医陈文伯的独家验方,都是常见药材
综合自名家话健康、丁香家庭健康、家庭医生、健康有约,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张瑞玲 聂爱玲 李含威
出品 / 北京晨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