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星球装修手账 | 你的家是你的第二张名片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1-12-20 08:53:21

↑ 不如点击上方蓝色 关注本少年

喜欢它的歌词: Put the lights on / This is my home / Place where I own


谨以此文献给双方父母们,感谢你们无私的养育和付出


Kapla星球简介:

使用面积:约60平方+

房型结构:1室1厅1卫1厨,南北通

装修费用:硬装+软装 35

购入时间:2016年秋冬

交房时间:2017年初

硬装时间:2017年4月-8月

软装时间:2017年9月至今

搬入时间:2017年12月15日


我一直坚信你若是真的喜欢一件事或者一个人,就会往对方身上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真正的喜欢一定是有所消耗的,甚至会耗费你某段时间大把的精力和财力,但你又会乐此不疲。可是怎么办呢?就是喜欢啊!

Oh! It's my home!

星球前传

我和老机长都不是学设计专业出身的,而偏偏他是一个一百样也不愿意多管的人。这种不参与可能在其他妻子看来是一种不负责任,但在我看来简直完美得值得给1万分,因为这给了我极大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度,这也印证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说法。我喜欢做项目经理的感觉,并且热衷于把控进度和权利,所以当我遇到了一个完全可以置身事外、除了表扬你夸奖你绝对不给你挑半点毛病的“无作为”老公,只能说是天赐良人!

装修前&装修ing

在购物方面我一直是一个速战速决但非常挑三拣四的人,我曾经为了一瓶洗手液翻遍了整个淘宝,才终于找到符合我审美又满足我对气味需求的土砖色白桃味洗手液。我妈曾告诫过我老公,“她是一个疙瘩的(上海话,挑剔)的姑娘,但其实她挺好伺候的,有时候也特别不挑”。强迫症和神经大条并存的存在,大概说的就是我。我认为所有愿意费心折腾小窝的人,心里都写着三个字——不将就。这种不将就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3.5㎡的步入式衣帽间

右:恰好能嵌入房门后的宜家全身镜

一个不愿将就的我,和一个事事都捧场的老机长,还有父母的各种支持,我们就这么开始敲敲打打、买买装装,一砖一瓦地动工了。

请一定找到一位专业设计师

 买完房子,紧接着就开始捣腾着装修。装修公司是婆婆给找的,雷厉风行、一言不合就喜欢买买买的婆婆找了3家装修公司拉着我俩进行bidding,然而装修公司给出的方案都差强人意。就在你以为我开始徒手画CAD或者去淘宝找专业设计师进行房型解构及重组时,我不得不告诉你,我妥协了,我们选择了其中一家还看得过去的装修公司,把我用钢笔手绘的草图发给对方,接着估价、签合同、拍了很丑的客户合影,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动工了。

阅读了原研哉的《设计中的设计》对我启发很大

“作为一个品牌,无印良品既无撼人的特质,亦无特定的美学。我们不想成为那种挑逗或刺激强烈胃口的玩意儿,我们想给顾客这种满足感:这东西就行,而非这就是我想要的。即便是在接受范围内,也有一个适当的度。我们的目标是把它提得尽量高。”

书柜是我心中一个客厅的must-have,无论客厅大小亦或是书柜容量

后来的经验告诉我,一个贵贵的、但是懂得设计、风水、水电及审美的室内设计师有多么的重要!一份几千甚至上万的、实实在在聆听住户需求的有灵魂的图纸和只是放了几个家具模型的普通3D渲染效果图之间,差的不是设计费,而是你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理念的追求程度。比如,他会建议你把沙发移开墙10公分放一个置物柜,来增加客厅的空间感。这样的细节如果你多看一些装修心得和设计公众号一定也能找到锦囊,但好的设计师会特别为你定制一套专属于你的特制方案。

感谢工程队队长的指导,由于将墙向内敲除了10cm,我们得以拥有这个容量颇大的鞋柜兼储物柜

就像看过的许多期《梦想改造家》里的设计师那样,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你想看到他们对了你的房子倾注匠心。我不想把自己的屋子变成模板化的产物,不想为了装饰而随意去买几幅装饰画,我一直认为物件其实是主人的灵魂、故事、经历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房子是主人生活姿态的直观体现。我,想让我们的房子有我们的风格和烙印

坚持你(爱)的风格,比什么都重要

       这里说的坚持绝对不是今天现代摩登、明天工业风、后天又觉得日式小清新很不错,你可以在你的屋子里呈现出多种风格的混搭(前提当然是你非常有把握),或者采取整体装修风格统一、元素多样的方案,但你一定要知道你喜欢讨厌的分别是什么。如果很难一下子就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那么你可以用排除法。比如我和老机长,首先我们先罗列出了对方一定不能接受的风格:

-     HelloKitty粉红小公举风(虽然我们都爱周董,但对大面积亮粉色接受无能)

-     巴洛克式华丽宫廷风(房子太小,怕花瞎自己)

-     后现代工业风(虽然是欣赏的风格,但不适合小户型,且色调偏冷,老机长更欣赏温暖的家庭感)

-     美式田园风(想象一下小碎花搭配蕾丝边的沙发……搭配不好在我心中就是土洋的代表)

-     中式红木大气风(首先,我需要一栋宅院或者别墅,小户型容不下尊贵的红木,pass)

-     希腊地中海风格(做research的时候发现大家还挺偏爱这种用蓝色和拱门组成的“小众”风格,然而刷上椒黄色的拱门会不会变成金拱门?)

刚入住时的Kapla星球,恰逢圣诞

       后来,看过了几十上百篇装修日志的我们(最主要是我选,老机长approve),挑选出了我们偏爱的风格:北欧、日式、现代摩登。让你们失望了,又是很大众的三款有木有?可是,我的家就是我的家,即便是很大众的风格还是会有满满的Kapla味道。


好好住APP的确是装修一大帮手!

       关于如何找到你喜欢的风格?其实别无他法,就是多看多学习,就像听音乐一样,看的多了,大脑自动会形成一套过滤及识别系统,帮助你在成千上万篇装修日志中通过某些细节就可以找到你喜欢的风格。这个study的过程我主要依赖于“好好住app”、“造物app”、“淘宝极有家”、“宜家官网”等为数不多、但资源极为丰富的渠道,茶余饭后或者等地铁的间隙你可以迅速保存一些你喜欢的风格或是物件。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搜集,接下去的事是比较容易顺理成章了,因为你找到了你的target,即便是搜淘宝,多一个关键词也能帮助你节约不少时间呢!

chenyi老师的画作,初见便甚是喜欢

       这里想特别插播一幅我一见钟情的画作。为了让整体风格在简约日式和北欧风中有些联立,并且作为家中的精神摆设,我购入了徐辰衣老师的画作。它是一幅在朋友圈一眼就相中的画,乍一看只是简单的风景画,然后由暗及亮的色彩过渡,在我的解读看来是一种克服困难寻求希望的艰苦卓绝、永不放弃的过程。它是那么静谧又深邃,不动声色地彰显着GRIT的力量,正是我所寻求的信仰代表

风格=线条+配色+你爱的灵感缪斯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参观了一场画展,就是那一次和莫兰迪的邂逅,让我跨入了高级灰的大门。那一次的画展非常有意思,并不是莫兰迪一人的画展,而是一次名为《基里科&莫兰迪——意大利现在艺术的光芒》的碰撞。

贴在Manner Coffee窗台下的宣传海报,混着咖啡香,特别有意境

       基里科这位形而上学的超现实主义画家曾深深地启蒙了莫兰迪对绘画的创作,他的画作在我看来实则描绘的是一种外星球的现实主义和空荡感,斜阳也并不如在地球上那种带有晚霞的残温,以土色的沉重衬托建筑线条的犀利,看过第三眼会给我带来些许压抑感。

图片源自网络

然而,莫兰迪这种“灰派大师”则不同,看似毫无生机的静物临摹和灰度的表达藏匿着一种被克制的明朗和活力。在一次1957年的采访中,他说道:“我们在物质世界所认知的所有事物,都并非如我们看到和了解的那般。物的质性当然存在,但却不具有任何我们附加在它身上的意义”。所以他选择瓶子这种平淡无奇、不容易被过分解读的物件作为创作对象,试图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表达来诠释物的本身。

Melancholy and Mystery of a Street, 1960 by Ciorgio de Chirico

       以上对基里科和莫兰迪的解读是我胡诌的,你信吗?其实的确是我“乱说的”,但我相信你对作品独特的解读就是它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你同作者三观和审美的碰撞,也许头破血流,也许嗤之以鼻,也许惺惺相惜。但我欣赏基里科作品里的德国哲学思想,还有莫兰迪画作中的纯粹。展览过后,我通过某宝购回了两幅复刻的莫兰迪画作,悬挂于深灰色布艺沙发的上方,大地色和蓝色的交织,总是能让我瞬间找回家的平静。曾经我也试图揣测过瓶中究竟安置着何物?后来再一想,可能它就是一种宇宙观的体现,神秘和无限,大善和极恶,皆有可能。甚好甚好!莫兰迪包括基里科对我购置家具和装潢的影响还体现在,我对于爽朗线条的追求,比如门框、家具造型,基本都是利落的直线条,没有弧度和过分复杂的曲线,简单明了即可。

客厅的莫兰迪们,版画购于TB

       除了高级灰和吃土色,我心中还住着一个向往明媚色彩的小妖怪,时不时地会跳出我脑中,给我敲打几下。比如因为观看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而对局中的镜头结构和色彩应用着了迷,这种大面积明亮色彩的运用可以直观地给人视觉冲击,偏紫色和粉色的滤镜让整部电影充斥着梦幻感。然而,这种色彩搭配很遗憾不适用于小户型,容易显得乌七八糟并给人狭小的空间感。

冲着这配色,我二刷了该电影

构图也对称得刚刚好,治好了强迫症系列

       所以我挑选了自己姓氏的黄色打点缀和中和家中大面积的灰色和棕色调,温馨从容又不失生机,生活的明媚感蹭地就升腾了起来了!黄色水壶、黄色的哑铃,黄色的沙发配黄色的辛普森,彰显着主人的存在感。

黄色的水壶、黄色的哑铃

黄色的沙发、还有黄色的辛普森

如何让家充满你独有的味道

      这里的味道有两层含义:嗅觉上的(蜡烛、香薰),风格上的

      香薰和蜡烛其实并不能够被“随身携带”,因而无法让你在人群中打上你的特别标识,因为它们都具有短暂性和时效性短的特点,是属于你在家中时的私人香味,不如香水或者洗衣液/柔顺剂一般持续性长久并且可携带。前者是犒赏自己,后者是告知他人。所以一款能让你百闻不演、一闻便识的洗衣液或柔顺剂更能快速帮你建立家的味道,同理还有沐浴露/香皂,因为它们才是我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含有香味的物品。我并不喜欢打开门迎面而来的五星级酒店大堂味,所以家中虽然也有扩香器数瓶,但它们的作用都以点缀为主,家里闻得最多的味道除了饭菜香就最数那柔顺剂了。

       The Laundry算是ins网红款了,但真正让我爱上的原因是它独特的芳香,并不如日系柔顺剂那般人工合成的明显香味,它是若有似乎、悄无声息,但这种味道一旦攀附在你的衣物上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啊,这就是我家的味道”的专属感。瓶装显示的气味是“cedar”(雪松),由于我对雪松基本没有直击灵魂的记忆,所以对它的气味全然无知。但这完全不影响我喜欢它那细微的存在啊!由于我的用量并不是特别多,所以一瓶可以使用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虽然算是较贵的衣物柔顺剂,但这份嗅觉上的好心情是不可多得的,并且它的香味不影响你后续直接喷任何香水,都能融合得非常好或是深藏功与名,这一点也是要被大大赞扬的。

      不过,请不要脑补我捧着衣服深吸一口的画面。

软装是个无底洞,你要学会self-control

一款有质感的窗帘绝对能大大提升空间感和家装格调

       自我学习过家装的折腾青年们一定会被一句话洗脑“软装是家庭的情感属性”,既然它彰显着一个家的温度和个性,所以必须砸钱买买买。各种精致的摆件、周游世界的收藏品、孩子们的画作、香薰、蜡烛、毛毯甚至是某次在徒步路上随手捡来的树枝、父母老旧却堆满了满了故事的樟木箱等等。可是,软装不是普通的堆砌,它像服装一样,不是把爆款和logo堆满身就是时尚,而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我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外貌协会会员,所以单纯很美但不实用的东西往往无法被收纳进家门,所以我会拼命在日常用品中卯足了劲地尽量挑选符合自己审美的物件,让它们自带“软装属性”。其中,锅碗瓢盆自不必说,一款质感上乘的窗帘也是能在某个周六午后带给你太阳折射的温暖的。

去年我就预见了脏粉色的流行(好啦,其实是为了满足中年少女的粉嫩小心心~吐)

       一台好看的吸油烟机也能瞬间提升整个厨房的质感,比如在使用了半年后仍旧会让我觉得非常称心如意的这款方太。即便是开着门做饭,走道和客厅也没有丝毫的油烟味,这并不是在夸大其词,而是实打实的事实。此外,非常容易拆卸的结构,让女生每周一次在家轻轻松松即可去除油污,让漂亮的吸油烟机时刻保持它的美貌!有时,虽然并没有开启油烟机,我也会利用它硅晶的质地照照镜子,即便下厨也要做个美丽的小厨娘。这些生活里虽然细碎且往往转瞬即逝的美好,其实就是家真正的幸福感

一起洗澡澡好不好?Smirk~

买了两条和瓷砖色相配的毛巾,治好了我的强迫症

把某一年爸爸送我的化妆盒一并带了过来,和其他家具非常般配

       此外,仪式感也是我会特别用心穿插于平淡生活中的部分,譬如为我的小肥皂寻找一个合适的浴缸,在我洗浴时也让它享受享受(咦?感觉有什么不对~);比如每周六中午准时送达的鲜花,对于我这个植物杀手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再比如电视柜上的麦当劳摆设,夜宵十分饿了就看一眼,想象双层吉士堡的浓郁滋味;以及我和老机长每天睡觉前必须说的那句“再见”。


通过TB极有家购入的两盏布艺灯饰,非常雅致

       其实DIY一次家装可以学习到许多知识,比如我因此有机会真正深入了解了莫兰迪、浮世绘,再比如由于选购了一个黑桃木的梳妆台,我对于咬合面的燕尾榫结构产生了兴趣,从而引发了对中国古代设计方法的关注。同时,它又是一趟社交之旅,你会接触到设计师、施工队、物流、安装工人、淘宝客服、家具店老板等形形色色的人,在选购商品和砍价之余,我也总能因此听到掺有人生百味的故事。我深刻地记得选购吊灯的那家TB店,客服异常耐心地解答着我的问题,甚至还对我倾吐了她渴望出国读书但是家里只能供弟弟深造的遗憾,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打几份工存钱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一直觉得,人和人之间除了表面的那层社会关系外还存在了隐藏的某种连接,使得我们拥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谢谢那位一丝不苟认真刷漆的小油漆工

       某个炙烤的酷暑午后,那个只有18岁的油漆工在我家反复多次地试验出了我们所喜欢的略带灰度的天蓝色,我不会用“明朗中带有一丝稳重”这样的话语去brief他,我只告诉那个弟弟“能否在加一些灰”,然后他谨慎地加入灰色着色剂,每次就加一点,再加一点,然后细心地上墙,整个过程一言不发。第二天,当我回去巡视时,发现那堵墙平整光滑得不带一点凹凸,颜色的亮度和暗度都刚刚好,就是我想要的明朗中带有一丝稳重!是油漆好吗?的确我们选用了不错的漆,但我相信更多的是这位弟弟的匠心。或许,他也并不懂这两个被商家嚼烂的字,更不认识莫兰迪,但他真的很认真、很仔细地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刷了一面又一面的墙,全程不发一语。虽然我们看似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我被他的认真深刻地感动到了。

家,就是那个你可以随心所欲奏出属于自己生活乐章的地方

       这次的装修之旅我仍有诸多遗憾和反思,但这世界上是没有完美的装修的,亦同于并不存在完美的手机一样。下一次,我争取做得更细致、更不留遗憾吧。

每次赤脚走在底板上,都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容我先去努力搬砖,凑够下套房的首付。拜!


*本文所有图片均为不同时期、不同光线、不同器材下拍摄而成,我已经尽力做到最好的后期,若有瑕疵还请见谅

<终わる>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