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卖了3000万台的智能设备,正在窃听你的隐私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0-30 10:53:30

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阵紧急的电话声响起。


”赶紧把你家智能音箱的电源拔了,它被人黑了!”


某人家里的智能音箱,录下了一段夫妻对话,还发给了通讯录里的一位好友!


幸好,这位仁兄是男主人的员工,略有节操的那种。


他第一时间没有隐匿老板和老板娘的私房话,而是选择了打电话提醒。


这是25号,全世界最大的电商亚马逊在官方发布会上对这件事的答复:


翻译一下: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是因为echo(全球销售接近3000万的智能音箱)听到了谈话中的某个词像是唤醒关键词:Alexa。


然后,它又听到了某个词像是录音。

接着,它听到有人说:发信息。

这次它回应了,“发给谁?”

它从谈话中捕捉到了某个像是通信录里的人名,

接着回应:“xxx,对吗?”

就这么发走了。


这特么实在太诡异了,简直无法用真实来面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Amazon的智能音箱闹出幺蛾子了。


多位用户反映,Amazon的智能音箱,会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奇怪的笑声,令人毛骨悚然。


也许,这家大数据处理最接近神的公司,已经暗暗孕育了人工智能?


细思恐极。


而无论是不是有玄幻的生命在孕育,它一直在监听你的谈话,是不争的事实。


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名中国用户,我表示Amazon echo的智力还伤害不到我。因为它还只能听得懂英文。


是滴,这家云服务做得最nb的公司,并没有搞定中文市场。


但这件事狗屁倒灶的事情,确实给提了个醒。


Amazon的echo是没进中国,但是它追随者的步伐可没有停止!


据说国内智能音箱销量超过100万台的玩家有:

京东叮咚,天猫精灵。


拼命追赶的玩家有:

喜马拉雅的小雅,出门问问的Tichome,小米的小爱同学,百度的小度在家。


哦,百度。。。。

陆奇走了的百度,医药广告重新上架的百度。


预计在这个领域里,还有可能谁会出手呢?


今日头条?

每天给你读一条头条。


美团?

每天给你介绍一款美食。


抖音?

每天给你一首抖音神曲。


锤子?

每天减少一点智商。


腾讯

今天你充值了没有?


好吧,以上是本人杜撰,请勿跨省追捕。


在手机已经没什么可玩的时候,智能设备将会是下一个主战场。


一款可以说话,可以侦听,可以绑定账号自动下单的音箱 ,简直太他妈棒了。


从此,我们和音箱厂,实现了世界大同的关键因素:

隐私共享,钱包共享。


忘了说了,是单向共享。


你将不会从小度在家中,

听到某总的绯闻,

也不会在某精灵中,看到假货提示,

更不可能知道叮咚一声,二手到家的真相。


这都不存在的。


虽然目前在国内发布的智能音箱,还处于智障的阶段。


但是基本功能是具备了。


想想吧,你花了好几百,买回家一个智障。

它跟你聊天解闷,能把人蠢哭,也就听听天气,买买东西,还要防着它下错单。


虽然,它们现在还不能,无缘无故的傻笑,偷偷摸摸的发信息。

但是,它们现在有可能,内置关键词,截取某段录音做大数据分析,实现定制化的信息推送。


一只虫子趴在家里,无声无息的了解你的生活片段。


几点起床,几点睡觉;

几点上班,几点下班;

爱看什么节目,爱听什么音乐;

在哪里工作,干得什么职位;

是不是单身,有什么性取向;

一周嘿嘿嘿几次,一次大概多久。


正如知乎上经常被问到的:

昨天跟朋友聊天某一话题,晚上就收到了某App的相关新闻推送。是有人在侦听吗?


由于软件逆向工程的难度颇高,至今没有实锤来证明App窃听的存在。


只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莫名其妙的诡异巧合。


这在黑客帝国里,有一个专门的词汇:

deja vu,似曾相识。


这特么太可怕了,我想静静

你真的想吗?


真的想吗?


真的,


想吗?






好,你是真的想。


1.。。。

本来想说断电的。但是这么low的方法怎么可能出现在我的文章里!

不存在。


2.关掉mic麦克

90%的智能音箱,都设计了硬件的麦克静音键。

你可以在不方便的时候,把麦克关掉,不让它继续侦听。


3.禁用mic麦克

App没有按钮,但是有对麦克的使用授权,至少iOS有。

你可以取消它对麦克风的访问权力。


然而,当你真的这么做之后,会发现一件可笑的事情。


我特么为什么要买一个聋子音箱回来?

它唱歌还那么难听!


先不说音箱。App每天随身,最有可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作为一个果粉,我不得不说,iOS相对更加安全。


因为iOS的系统限制,除了Siri这样的语音助理,系统级在后台守候。

其他任何App,在后台存活的时间都有限制。


也就是说,iOS上的App,长时间侦听语音的可能性是0。


安卓就不好说了,原生的Google安卓你用不了。

用得了的安卓,杀不完的进程是为啥呢?


4.进入相对安全的生态系统

我只好说苹果了。

虽然Siri现在的智力也很低,但是苹果有穿内裤。


5.让智能设备远离你的私生活

又是一条悖论,远离了就不方便了。

但是屌丝也有尊严,不尊重自己的隐私,也没人替你尊重。

限定它们的应用场景,安全度更好。连淘宝都可以匿名购买了,你还在默默贡献自己的数据吗?


6.等待遥遥无期的节操约束

等待一起大事件,类似水门这样的泄密官司。刺激新的法规的形成,禁止商业公司不经过用户允许,私自分析和记录用户数据。


违者罚到破产。


嗯哼,可想而知这种法规得猴年马月才能有。

用户数据越便宜,企业才有钱赚。


你的隐私你不在乎,他们在乎。


那都是钱,白花花的银子。


不要白不要。


每一个关注青椒的人,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你也来吧。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