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作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产品,通过内置的智能语音助手让机器在语音对话环节拥有近似于人的能力,从而实现特定场景下消费者使用语音上网的诉求,势必形成移动互联网场景下万物互联的新认知和新入口。特别是当智能音箱搭载点播歌曲等功能,出现在广播移动收听场景的私家车内时,引起了广播界同仁的广泛关注。智能手机推动了广播收听工具终端化、广播节目音频化、广播传播多维化,构成了音频流媒体和线性直播流的价值共生。智能音箱像小家电一般进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空间,进入到广播听众的多元收听场景中,特别是对广播媒体价值传播高地——车载移动收听场景将带来何种影响?对广播媒体的传播通路是颠覆还是重生?这都是广播界同仁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 智能语音产品与万物互联
智能音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语音助手而形成的一个音箱升级的产物,是消费者通过语音实现上网的一个工具。作为软件的智能语音助手与作为发声产品的硬件——音箱基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WiFi,以语音交互为基础而形成的智能语音技术产品——智能音箱,成为了智能语音技术产品化的突破口。
自2014年亚马逊推出Echo智能音响之后,谷歌、微软、苹果先后发布了Google Home、Invoke、HomePod等智能音箱。而在国内市场,从BATJ等科技巨头到中小创业团队,同样有大量市场参与者涌入,相继推出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如:叮咚(叮咚TOP、叮咚二代)、小雅AI音箱、联想智能音箱、问问音箱、天猫精灵X1、AliGenie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月石、raven H……等等,粗略统计,目前国内涉足智能音箱的企业已经接近50家。2017年智能音箱全球销量达到了3000万台,同比增长460%,预计未来2年的市场规模也会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中国市场销量176万台,销售额4.9亿元。同比2016年是千位数的一个增长速度。因此,有专家预言2018年将是人工智能音箱的大爆发之年。预计2018年的市场销售量为425万台,同比增长141%,销售额13.6亿元,同比增长178%。(数据来源:奥维云网)
智能音箱的爆发及应用将是音频领域的一场革命,也将使音频领域不再是互联网时代的孤岛。通过人机语音互动实现“万物互联”的“隔空操作”,将音频领域纳入“万物互联”的现实生态链中。因此,以语音为入口,基于音频领域内容与服务的拓展、用户数据的价值挖掘和增值服务为赢利点的智能语音产业链的形成,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2. 智能语音产品与音频产业
智能语音产品的爆发表明,在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契合,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语音技术、智能平台的发展为智能语音产品被赋能为管家、秘书、朋友,甚至为娱乐家、表演家将用户需要的诉求变成可能。
在语音交互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语音产品在接入到消费者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在提供内容娱乐和生活服务。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音频产业的发展、资本的推动以及消费端的认可,三方助力了智能语言产品的发展,从基础服务到扩展服务、最后到生活场景的指挥和控制,则成为智能语音产品的发展路线。
音频产业的发展则成为智能语音产品基础服务的主要内容基石,既承载了用户的猎奇心理也承载了用户的情感寄托,但目前进入智能语音产品内容预装应用的音频产品类别的宽度则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音乐资源类、广播电台类和有声读物类应用。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在预装应用排行TOP8中,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名列一、二位,和的而其他的六个应用则全部为音乐类应用,即虾米音乐、豆瓣FM、QQ音乐、百度音乐、酷狗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名列前茅,由此表明在智能语音产品内容预装应用的选择中,平台内容的品质、集成性和开放性得到音频用户的认同,尽管音乐类垂直应用预装选择度较高,但在智能语音产品的音频消费市场中,多元化的音频流媒体应用占有着重要的市场地位和市场价值。
广播电台类应用虽然位列智能音箱三大应用之一,但依然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包含传统广播电台直播流节目在内的音频类聚合平台。因此智能语音产品的市场爆发所引发的音频领域革命,将聚焦于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音频类应用,将以更为强劲的市场推力推动传统广播节目的网络音频化。
3. 智能语音产品与广播节目音频化
智能语音产品之所以成为科技新宠,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内置智能语音助手的指挥和控制实现了人机的信息交互,而相比通过手机界面控制和触屏方式实现信息交互能力的便捷性也大大提升,这对于在移动场景以及智能家居场景的音频消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广播作为移动场景和居家场景声音伴随的主要媒体,在以智能音箱为代表的智能语音产品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汽车移动场景的广泛应用,势必引发音频消费者对音频产品的消费行为以及音频媒体传播方式以致音频生态链的变革。
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广播媒体的生存生态,使广播媒体这一传统概念扩展为具有互联网属性的涵盖传统广播的音频媒体属性,形成了广播线性直播流与网络音频流媒体共生的生态。而在创新驱动媒体变革的新经济大潮中,智能语音产品将进一步推动广播线性直播流与网络音频流媒体共生的生态向智慧广播的音频化生态转型和升级。
基于智能语音产品的智慧广播音频流将面临着广播节目的多样态传播。在现有的线性直播流和音频流媒体传播样态的基础上,将以主题化播客音频流应用样态多维度地推进广播节目的音频化传播。例如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就与亚马逊、谷歌、苹果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成为智能语音产品的默认新闻提供商(即如果用户想听新闻,又没有特别的要求, 智能语音产品就会给他们播 NPR 每小时更新一次的五分钟新闻)。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与亚马逊达成合作, Amazon Echo 用户能够在(CNN)电视节目播放几分钟之后,收听到刚刚播出的节目,而且用户也可以按照主题来查询 CNN 的新闻。
4. 智能语音产品与广播音频产品消费
智能语音产品在改变居家场景声音伴随的同时,也改变着移动场景的声音伴随,特别是传统广播价值传播高地的车载移动收听场景的音频消费及声音陪伴。智能语音产品通过智能语音助手的指挥和控制实现人机信息交互,彻底解放了驾驶人员的双眼与双手,为驾驶人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属性标签与信息标签进行契合,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互方式。智能语音产品的应用势必形成音频产品更为细分化、垂直化、对象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市场。
智能语音产品在提供音乐服务基础上融合了传统收音机的功能,使广播等传统音频媒体的传播通路得以进一步延伸,为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联合市场调研机构爱迪生研究进行的调查显示,70%的智能音箱用户购买设备后,听了更多的音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首席执行官雅尔·莫恩对此表示,智能音箱不只提供了收听的平台,使用智能音箱听广播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从收听内容分析,65%的人选择听音乐,28%的人选择听新闻和脱口秀,20%的人选择听播客,18%的人选择听有声书。同时美国调查研究机构雅各布传媒主席弗雷德·雅各布认为,智能音箱强调了听众需求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播客兴起的原因。随着听众消费习惯发生改变,他们更希望能随时随地听到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现在,越来越多的广播电台在考虑使用播客这种形式,这是一个积极的现象。
参照美国智能语音产品的市场应用,可以看出智能语音产品不仅仅是提供了收听的平台,同时也将内容与平台实现集成,在延伸传统广播传播通路的同时也使广播这个音频媒体更为智慧化和智能化,使用智能语音产品听广播在简化人们生活的同时能够带来更多的听觉享受, 因此随着用户收听习惯的逐渐演变,广播电台和播客将迎来绝佳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智能语音产品在中国市场存在语音识别准确性及用户语音交互体验不足的短板,但随着语音技术的发展,语音将成为未来最主流的交互方式,也将为音频领域的传播方式带来全新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传统广播媒体的存在生态也将发生改变。广播将以更为智慧和智能的方式而存在,广播的传输路径也将更多地以平台的方式存在,广播的传输样态在保留线性传播方式的基础上也将以更多地以播客的方式存在,因此智慧广播将会以更加不像传统广播的方式而生存和发展。
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牛存有
作者:牛存有(尼尔森网联媒介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
电台工厂投稿邮箱51974701@qq.com,
投稿时请附上您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及时沟通。